痛自创艾的成语故事


痛自创艾

拼音tòng zì chuāng yì

基本解释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出处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痛自创艾的典故

明朝时期,戴公见乡里有一个年轻人殴打母亲,想同他的父亲一起把他官办,让法律来惩罚他。那年轻人害怕了,向戴公叩头谢罪并表示愿意改正。戴公给他改正的机会,那人从此洗心革面、痛自创艾,终于成为一个乡里敬重的大善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痛自创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阿世取容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盲人说象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荒淫无耻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举重若轻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费尽心机 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