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
词语解释
毛诗[ máo shī ]
⒈ 相传为西汉初毛亨、毛苌开创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属古文学派。汉代流传于民间,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后三家诗亡佚,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毛诗》现已成为《诗经》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即今本《诗经》。相传为 汉 初学者 毛亨 和 毛萇 所传。据称其学出于 孔子 弟子 子夏。《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故称。 《毛诗》在 西汉 未立学官,属经古文学派。 东汉 时著名学者 郑众、贾逵、马融、郑玄 等皆治《毛诗》。 郑玄 作《毛诗传笺》。 魏 晋 以后,今文 齐、鲁、韩 三家《诗》渐散亡或无传者,唯《毛诗》独盛。至 唐 孔颖达 定《五经正义》,于《诗》取 毛 传与 郑 笺,乃更为后世所宗尚。至 宋,始有人怀疑出于 子夏 说为伪托。 清 儒治《毛诗》者颇多,以 陈奂 《诗毛氏传疏》为精确详备。
国语辞典
毛诗[ máo shī ]
⒈ 今本《诗经》,为毛亨传。《诗经》在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之学,独存毛诗,流传至今。
引《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
近诗经
最近近义词查询:
五色的近义词(wǔ sè)
落后的近义词(luò hòu)
根源的近义词(gēn yuán)
理会的近义词(lǐ huì)
零乱的近义词(líng luàn)
不只的近义词(bù zhǐ)
亢奋的近义词(kàng fèn)
断绝的近义词(duàn jué)
心坎的近义词(xīn kǎn)
赶早的近义词(gǎn zǎo)
不同凡响的近义词(bù tóng fán xiǎng)
本色的近义词(běn sè)
风气的近义词(fēng qì)
打针的近义词(dǎ zhēn)
陌生的近义词(mò shēng)
延续的近义词(yán xù)
布告的近义词(bù gào)
取缔的近义词(qǔ dì)
不应的近义词(bù yīng)
失业的近义词(shī yè)
女郎的近义词(nǚ láng)
好多的近义词(hǎo duō)
充沛的近义词(chōng pèi)
冬眠的近义词(dōng mián)
仍是的近义词(réng s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