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莽
词语解释
伏莽[ fú mǎng ]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证解释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国语辞典
伏莽[ fú mǎng ]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盗匪
最近近义词查询:
只要的近义词(zhǐ yào)
厄运的近义词(è yùn)
身体的近义词(shēn tǐ)
参与的近义词(cān yù)
不由得的近义词(bù yóu de)
经理的近义词(jīng lǐ)
鹑衣百结的近义词(chún yī bǎi jié)
极力的近义词(jí lì)
拯救的近义词(zhěng jiù)
美名的近义词(měi míng)
前往的近义词(qián wǎng)
发生的近义词(fā shēng)
协议的近义词(xié yì)
分化的近义词(fēn huà)
反目的近义词(fǎn mù)
生成的近义词(shēng chéng)
应用的近义词(yìng yòng)
战争的近义词(zhàn zhēng)
道士的近义词(dào shì)
体例的近义词(tǐ lì)
失业的近义词(shī yè)
行动的近义词(xíng dòng)
随机应变的近义词(suí jī yìng biàn)
技巧的近义词(jì qiǎo)
情义的近义词(qíng y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